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零三章 二虎争,大战终(终) (第9/12页)
>-读小说 《三国志》对于凉州麹氏的叛乱颇多记载。 武威颜俊、张掖和鸾、酒泉黄华、西平麹演等并举郡反,自号将军,更相攻击。--《魏书十五张既传》 注:麹演与麹义大概率存在亲属关系。麹义出武威,麹演出西平,均为凉州。 关于麹义一个西凉武士,是如何一路流浪至关东冀州地区,争议颇多。普遍观点是黄巾之乱(184)时,麹义以“良家子”(类似董卓)跟随皇甫嵩、朱儁等官军一路东进平叛,之后扎根于此。 在关东军与关中军互相拆台、各拥皇帝的情况下,李傕、郭汜不可能与袁绍、曹cao达成和解。在雍凉武人与河北、颍川士族习俗理念相差巨大的情况下,壶寿也很难策反郭图、荀谌等士族。 邺城之乱爆发、袁绍后院儿失火,最终引来了黑山军(实际是关中军先遣队)的突袭,势必少不了内jianian。而内jianian的最佳人选,就是在袁绍阵营身居高位、执掌兵权的凉州武人麹义。 袁绍与公孙瓒曾短暂同盟,虽然这是一段双方都不愿提及的往事。 黑山军联系麹义,实际留有后手,即公孙瓒。 注:卢弼集解注有:”绍杀义,事见《瓒传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,谓义为瓒所诱也。”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方老在其文中断言、初平四年(193)麹义已叛。实际从《后汉书》记载来看,麹义受戮于邺城之乱过后至少三年(196)。可知麹义未必直接参与了叛乱。 首发&:塔>-读小说 方老对此的解释是,《后汉书》与《三国志》记载前后舛谬。但仔细比对印证多方材料,此结论未免略失武断。 方老断言麹义死于初平四年(193)之前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