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百八十章 军令至,战将启下 (第10/10页)
等十九人徙涿郡”。可谓一网打尽。 与此同时,刘勋的下场则是“以不轨诛,交关者皆获罪”。按《司马芝传》、《杜氏新书》的描述来看,彼时甚至连与刘勋有过书信往来的臣僚也在清洗之列。 (刘勋)多所属讬,(司马)芝不报其书,一皆如法。后勋以不轨诛,交关者皆获罪,而芝以见称。--《魏书司马芝传》 (刘勋)尝从(杜)畿求大枣,畿拒以他故。后勋伏法,太祖得其书,叹曰:“杜畿可谓‘不媚于灶’者也。”--《杜氏新书》 虽然《魏书》不言刘勋伏诛的具体原因,但从时间、罪名、下场等角度分析,刘勋有极大概率卷入了伏后之难,并因此遭到夷灭。 至于曹cao在此事件中是否存在借题发挥、清洗异己(类似魏讽案)的考虑,则难以定论。不过作为一个染指兵权的东汉宗室,刘勋受到曹cao的猜忌当无疑问。 太祖性忌,有所不堪者,鲁国孔融、南阳许攸、娄圭,皆以恃旧不虔见诛。--《魏书崔琰传》 所以,通过这些史料,我们可以清晰看到,刘勋和伏完、伏皇后关系不一般。 身份证-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民国学者吕思勉曾怀疑伏后之难另有隐情,惜史料所限而未能更进一步。如果笔者的猜想成立,那么刘勋当为其中的重要一环。 所以我说,伏皇后的被杀,是一定另有政治上的阴谋的,不过其真相不传于后罢了。--《三国史话》 综上所述,到底是伏皇后受刘勋牵连,还是其人连累了刘勋… 由于此事太过于敏感而被鱼豢、王沈、陈寿三人以春秋笔法删减,所以其真相已不得而知。 当然,在本书中,此事大有文章可做。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