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18 (第3/4页)
韩皎好不容易与燕王单独会面,能捅一刀是一刀,争取让燕王上位后就迫不及待踹开徐阁老。 但是捅刀程度还是要把握好,毕竟燕王现在是个铁头娃,太过不爽的话,直接踹开徐阁老可就完蛋了。 韩皎敷衍地劝慰道:“徐阁老阅历远胜微臣,不论做出何种决定,皆是为殿下安危着想。” 燕王冷哼一声,依旧神色不满:“徐阁老的阅历,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一切遵祖制去办,出了岔子也没人能怪罪他,只想着跟父皇耗时间,好让我无功无过的登上储君之位。” 韩皎一时无言以对,虽然对徐阁老这种和稀泥的行政态度不赞同,但听燕王这一说,居然有点明白徐阁老的苦衷了。 可不就是为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嘛。 储君之位不能一直空着,换了以前的朝代,燕王没成年,就该当上太子了,但大楚的祖制有一条有别于其他朝代的要求——嗣君需要有战功在身,才能受封太子。 楚太祖是从外族手里夺回江山的,而外族入主前的汉人朝代,因为不重视军事实力,在经济实力遥遥领先的情况下,被外族灭了,所以大楚开国之初,就明文规定:太子受封前,需建立军功。 大小军功不论,为的是警醒历代君王重视军事实力。 到了燕王这一代,这条祖制已经成了走过场的规矩了。 理论上,军功并不难建,虽然北边鞑子难打些,可南边倭寇一直被楚军吊打,燕王想立军功,去东南沿海地区名将军队里,围观一战就完事了。 问题在于,边防事物,皇帝交给李阁老把关,抗击南倭北虏的将领,都是李阁老的人,谁知道他会不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